跳动百科

互联网公司大数据杀熟现象及其背后原因探究

濮阳秋乐   来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公司对大数据杀熟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大数据杀熟,即互联网公司利用其掌握的用户数据,对不同用户实行差异化的价格策略,老用户往往支付更高的价格。

从今日全网最新新闻来看,以电商行业为例,某知名电商平台在 2020 年被曝光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研究机构通过对大量用户的订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新用户在购买特定商品时,平均价格为 80 元,而老用户购买相同商品的平均价格高达 100 元,价格差异高达 25%。这一数据差异引起了众多老用户的不满,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声讨该平台。

不仅在电商领域,在线旅游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据 2021 年的相关报道,同一航班、同一座位,新用户的预订价格可能为 1500 元,而老用户的预订价格则为 1800 元,老用户比新用户多支付了 20%的费用。

造成互联网公司热衷于大数据杀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公司能够精准地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购买历史等信息,从而能够对用户进行精细化的画像和分类,为实施差异化价格策略提供了数据基础。其次,竞争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互联网公司通过对老用户实行高价策略,可以在短期内获取更高的利润,以维持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然而,大数据杀熟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呼吁加强对互联网公司的监管,规范其价格行为。相关部门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对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应用进行规范和约束。

总之,大数据杀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互联网公司、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