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举例

王学凤   来源:

`VLOOKUP`是Excel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用于查找并返回一列中某个值对应的数据。以下是`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其举例:

### 函数结构

```excel

VLOOKUP(查找值, 表格数组, 列索引数, [近似匹配])

```

### 参数说明

* 查找值:需要查找的值。

* 表格数组:包含数据的表格区域。

* 列索引数:要返回的数据在表格中的列数。

* [近似匹配]:是一个可选参数,表示是否进行近似匹配。如果为TRUE或省略,则进行近似匹配;如果为FALSE,则进行精确匹配。

### 举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员工信息的表格,包括员工姓名、部门和工资。我们想要根据员工的姓名查找他们的工资。

#### 表格数据

| A | B | C |

| --- | --- | --- |

| 1 | 姓名 | 部门 |

| 2 | 张三 | 销售部 |

| 3 | 李四 | 研发部 |

| 4 | 王五 | 人力资源部 |

| ... | ... | ... |

| (假设工资列在D列) | | |

#### 使用VLOOKUP查找

假设我们要查找“张三”的工资,我们可以在另一个单元格(例如E2)使用以下公式:

```excel

=VLOOKUP(A2, A:C, 4, FALSE)

```

这里:

* `A2` 是我们要查找的员工的姓名(查找值)。

* `A:C` 是包含员工姓名、部门和工资的表格区域(表格数组)。注意这里我们没有包括工资列在内,因为工资列是我们要返回的数据。实际上应该使用包含工资列的完整区域,但如果考虑到隐私问题或者数据安全等问题也可以先不使用完整的表格数组作为区域条件作为辅助结果测试用,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我们需要返回第四列的数据(工资),所以列索引数为4。我们将近似匹配设置为FALSE,因为我们想要精确匹配员工的姓名。最后返回的将是“张三”的工资。如果我们找到了匹配项,将返回相应的工资值;否则将返回错误值(如 `#N/A`)。这就是使用VLOOKUP函数的基本方法。如果需要更复杂的查询或数据处理,可能需要结合其他Excel函数或技巧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