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期艾艾的意思是什么】“期期艾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结巴、口吃或言语不流利的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期期艾艾 |
拼音 | qī qī ài ài |
释义 | 形容人说话结巴、口吃,或语言不流畅、吞吞吐吐。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臣闻贤者有言:‘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今陛下即位,天下大定,四海之内,皆蒙圣化,而臣独不得施其愚,诚可哀也!臣愿以三寸之舌,为陛下陈之。”帝曰:“子何不自言?”对曰:“臣口不能言,但能诵书。”帝曰:“吾亦欲问之。”对曰:“臣不敢言,恐言之不详。”于是帝笑曰:“汝虽口不能言,然心可知也。”遂拜为太中大夫。后人将“口不能言”引申为“期期艾艾”。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期期艾艾”最早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讲述的是西汉时期大臣东方朔的故事。他因口吃,说话时常常重复“期期”、“艾艾”,因此后人用此来形容口吃的状况。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期期艾艾”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的成语,不仅用于描述生理上的口吃,有时也用来形容人在表达时的犹豫、不自信或紧张。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日常口语 | 他说话总是期期艾艾的,让人听不太清楚。 |
文学作品 | 古代文人常用“期期艾艾”来描写人物性格或语言特点。 |
书面表达 | 在描写某人紧张或不善言辞时,可用“期期艾艾”来形容。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结结巴巴、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反义词 | 娓娓动听、口齿伶俐、滔滔不绝 |
五、总结
“期期艾艾”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反映了古代语言文化的特色,也常用于现代生活中描述人的语言障碍或表达不畅的情况。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