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成语意思简述】“春蚕到死丝方尽”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原本是描写爱情的坚贞不渝,后被广泛引申为对事业、理想或奉献精神的高度赞美。
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一生致力于某项事业或感情,直到生命尽头仍不放弃,体现出一种无私、执着和奉献的精神。它强调的是“至死方休”的坚持与忠诚。
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商隐《无题》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原意 | 原指春蚕吐丝到死才停止,比喻爱情的忠贞不渝。 |
引申义 | 形容人对事业、理想或感情的执着追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人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或坚定信念。 |
近义词 | 坚持不懈、鞠躬尽瘁、至死不渝 |
反义词 | 半途而废、虎头蛇尾、轻言放弃 |
成语使用示例
- 示例1:他一生致力于科研工作,真正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示例2: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
“春蚕到死丝方尽”不仅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传递出一种永不言弃、甘于奉献的人生态度,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