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指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出卖劳动力为特征的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这一过程标志着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结果。
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源于15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的“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逐步确立为社会的主要经济制度。其核心特征包括:
- 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掌握土地、工厂、机器等生产资料;
- 雇佣劳动制度: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
- 剩余价值的剥削:资本家通过工人的劳动获取利润;
- 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生产和交换以市场为导向。
这一生产关系的确立,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加剧等问题。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指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出卖劳动力为核心的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并成为社会主要经济制度的过程。 |
历史背景 | 15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的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了这一过程;19世纪在欧美国家基本确立。 |
核心特征 | 1. 生产资料私有制 2. 雇佣劳动制度 3. 剩余价值的剥削 4. 商品经济为主导 |
主要标志 | 1. 工厂制度的建立 2. 劳动力成为商品 3. 资本积累加速 4. 市场机制取代自然经济 |
影响 | 1. 推动生产力发展 2. 加剧阶级分化 3. 引发社会矛盾 4. 促进全球化进程 |
理论依据 |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其内在矛盾将最终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替。 |
三、结语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变革,更是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政治体制深刻调整的过程。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及其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