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红颜的诗句】“天妒红颜”是一个常用于诗词中的意象,用来形容美貌或才情出众的女子命运多舛、遭遇不幸。这种说法源于古人对自然与命运的敬畏,认为上天因嫉妒美人的美丽而给予她更多的磨难。在古典文学中,“天妒红颜”的诗句屡见不鲜,既有哀怨之情,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以下是对“天妒红颜的诗句”的总结,并附有相关诗句示例:
一、总结
“天妒红颜”这一主题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也反映了人们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对女性命运的同情。许多诗人通过描写美人如花、命途多舛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爱情及社会现实的思考。
该主题常出现在婉约派诗词中,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从李商隐到李清照,再到白居易、杜甫等,均有涉及此主题的佳作。
二、常见“天妒红颜”诗句一览表
作者 | 诗句 | 出处 | 意境/情感 |
李商隐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无题》 | 哀婉动人,表达深情与牺牲 |
杜牧 | “赢得青楼薄幸名。” | 《遣怀》 | 表达对红颜薄命的感慨 |
白居易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长恨歌》 | 赞美杨贵妃的绝世容颜,暗含命运多舛 |
李清照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 写女子孤寂,暗含红颜易老 |
王维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相思》 | 以红豆寄情,暗含红颜薄命之感 |
李煜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 《相见欢》 | 感叹红颜易逝,时光飞逝 |
韦庄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菩萨蛮》 | 描写江南美景,暗含美人如梦 |
李贺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李凭箜篌引》 | 以神话喻红颜之悲,意境奇崛 |
三、结语
“天妒红颜”的诗句不仅是对女性美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短暂、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这些诗句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体现了古人对美与命运的哲思。无论是“红颜薄命”的哀叹,还是“美人迟暮”的伤感,都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