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的意思和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合理却实际偏离核心目标的行为。成语“舍本逐末”正是用来形容这种现象。它强调的是忽略了事物的根本,而一味追求表面或次要的东西。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成语释义
舍本逐末:
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东西。比喻做事不抓住重点,反而舍弃了重要的部分,去关注不重要的细节。
二、出处与来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后世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抓大放小、主次不分的行为。
三、用法与示例
- 用法:多用于批评别人做事不得当,或者自己反思是否忽略了关键问题。
- 示例:
- 老师指出他只注重考试分数,却忽视了知识的真正掌握,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 公司只关注短期利润,而忽略产品研发,属于舍本逐末的做法。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本末倒置、舍近求远、舍本求末 |
反义词 | 抓纲举目、纲举目张、循序渐进 |
五、总结
“舍本逐末”是一个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分清主次,抓住核心,避免因小失大。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保持清晰的判断力和正确的方向感,才能事半功倍。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舍本逐末 |
含义 | 放弃根本,追求次要;做事不抓重点 |
出处 | 《荀子·儒效》 |
用法 | 批评行为不当,反思自身做法 |
示例 | 只重成绩而忽视知识掌握;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 |
近义词 | 本末倒置、舍近求远 |
反义词 | 抓纲举目、纲举目张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舍本逐末”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对思维方式的一种提醒。在生活中,学会分辨主次,才能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