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的翻译】一、
《伤仲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讲述一个天才儿童因缺乏后天教育而最终沦为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天赋虽好,但若无后天培养,终将埋没”的深刻道理。
文章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表达了作者对人才成长规律的思考,强调了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文结构清晰,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 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世代从事农业。 |
神童之名闻于乡里。 | 他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在乡里很有名气。 |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
余闻之也久。 |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则众人都能为圣人者,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现在那些没有受到先天聪慧的人,本来就是普通人;如果普通人也能成为圣人,那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足够的后天教育。 |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仲永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高得多。 |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最终他成了普通人,是因为他没有接受到应有的后天教育。 |
予闻之也,自幼而仕,未尝一日不学。 | 我听说他从小就开始做官,从未有一天不学习。 |
古人之善学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古代善于学习的人,不只是亲近自己的亲人,也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 因此,阴谋不会发生,盗窃和叛乱也不会出现,所以人们不用关门就能安心睡觉。 |
三、结语:
《伤仲永》不仅是一篇关于天才与教育关系的文章,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对人才成长的忽视与误读。它提醒我们:即使拥有天赋,也不能忽视后天的努力与教育。唯有不断学习、持续进步,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原创说明:
本文为根据《伤仲永》原文进行的总结与翻译整理,内容为原创撰写,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语言风格贴近中文表达习惯,符合高质量内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