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齿数的意思】“不足齿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不值得被提及、讨论或评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用法,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些人或行为的轻视。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足齿数 |
拼音 | bù zú chǐ sh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人之言曰:‘非我而谁?’此其所以自高也。然则天下之贤者,岂皆如是乎?不然,必有不足齿数者矣。” |
含义 | 指某人或某事不值得被提及、讨论或评价,含有轻视之意。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批评或贬低他人,表示不屑一顾的态度。 |
近义词 | 不足挂齿、不值一提、不屑一顾 |
反义词 | 值得称道、令人敬佩、可圈可点 |
二、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适用场合:
- 在正式或半正式的写作中,用于表达对某些人的轻视。
-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书面表达。
2. 使用注意:
- 该成语语气较重,使用时需谨慎,避免冒犯他人。
- 建议在表达负面评价时,尽量采用更委婉的方式。
3. 常见误用:
- 将“不足齿数”误用于正面评价,如“他的贡献不足齿数”,这显然不符合成语原意。
- 与“不足挂齿”混淆,后者更常用于谦辞,表示自己做的小事不值得提及。
三、例句解析
- 例句1:他不过是些无名小卒,根本不值得我们去关注,简直是不足齿数。
- 例句2:对于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论,我根本不想参与,简直是不足齿数。
四、总结
“不足齿数”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和轻视。虽然它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但在日常交流中应慎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