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履相迎还是倒屣相迎全诗】在古诗词中,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相似、实则不同的词语,如“倒履相迎”与“倒屣相迎”。这两个词在字形上非常接近,但含义却有所不同。本文将从字义、出处及诗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区别。
一、文字解析
1. 倒履相迎
“倒履”指的是把鞋子倒过来穿,比喻急切地迎接客人,表示对客人的重视和尊敬。此词多用于形容主人急于迎接贵客,甚至来不及整理衣冠便匆忙出门。
2. 倒屣相迎
“屣”是古代的一种鞋,类似于草鞋或布鞋。“倒屣”同样是倒着穿鞋的意思,与“倒履”意思相近,也表示主人热情迎接客人,表现出极高的礼节。
二、出处与用法对比
项目 | 倒履相迎 | 倒屣相迎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含义 | 急切迎接客人 | 热情迎接客人 |
字面意义 | 把鞋子倒过来穿 | 把鞋倒过来穿 |
使用频率 | 较少 | 较多 |
文学作品中使用 | 多见于史书 | 多见于诗歌、散文 |
三、诗句举例
1. 倒履相迎
- 出处:《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符性不善辞,每所论议,人多异之,而其言有理,故时人称其能。……(王符)尝为乡里所敬,宾客至,则倒履相迎。”
2. 倒屣相迎
-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原文:“朗年十二,母卒,哀毁过礼,乡党称之。……及长,好学,博通经籍,尤精《春秋左氏传》,每有讲论,必引经据典,学者宗之。……(王朗)尝有客至,倒屣相迎。”
四、总结
“倒履相迎”与“倒屣相迎”虽然字形相近,但在使用上略有不同。两者都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高度重视与热情欢迎,但“倒屣相迎”更常见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中,而“倒履相迎”更多出现在史书中。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若需表达对客人的尊重与热情,选择“倒屣相迎”更为贴切和常见。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倒履相迎 / 倒屣相迎 |
含义 | 表示急切、热情迎接客人 |
字面解释 | 倒着穿鞋 |
出处 | 倒履:《后汉书》;倒屣:《三国志》 |
文体使用 | 倒履:史书;倒屣:诗词、散文 |
常见程度 | 倒履较少见,倒屣较为常见 |
文化意义 | 体现主人的礼节与对客人的重视 |
综上所述,“倒履相迎”与“倒屣相迎”虽一字之差,但各有侧重,理解其区别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写作时准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