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和给与有什么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和“给与”这两个词经常被使用,但它们在用法和语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两者都表示“把某物交给别人”,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些细微差别需要注意。
一、
“给予”是一个较为常见且通用的词语,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表示主动地将某物交给他人,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如“给予帮助”、“给予支持”等。
“给与”则相对较少见,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语气更为庄重,有时带有法律或制度性的意味,如“给与奖励”、“给与补偿”等。
从语法角度来看,“给予”是动词,可以直接接宾语;而“给与”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部分人认为它更偏向于“给”的书面形式,但并不常用。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给予 | 给与 |
常见程度 | 非常常见 | 较少使用 |
语体色彩 | 口语和书面语均可 |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 |
语义侧重 | 强调主动给予,情感色彩较浓 | 强调给予的行为本身,较为客观 |
语法结构 | 动词,可直接带宾语 | 动词,较少单独使用,多为书面形式 |
典型搭配 | 给予帮助、给予支持、给予鼓励 | 给与奖励、给与补偿、给与机会 |
使用建议 | 推荐优先使用“给予” | 在正式场合可使用,但需注意语境 |
三、注意事项
1. “给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标准词汇,很多词典中并未收录,因此在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2. 在正式文件或公文中,如果想表达“给予”的意思,建议使用“给予”而非“给与”。
3. 如果遇到“给与”这个词,可能是误写或特殊语境下的用法,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综上所述,“给予”和“给与”虽然字形相近,但用法和语境差异较大。在日常交流中,推荐使用“给予”;而在正式文本中,若需使用类似表达,也应以“给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