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原文及翻译】《新安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叙事诗,属于“三吏”之一(另两篇为《石壕吏》和《潼关吏》)。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途经新安时所见所闻,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官府征兵扰民、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对战乱的深刻批判。
一、
《新安吏》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诗人途经新安县时,目睹官吏强行征兵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年老体弱的百姓被强行征召入伍,家庭破碎、生活无着的悲惨景象。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 新安县很小,没有壮丁可以征用。 |
哭声破小屋,亦复伤人情。 | 哭声打破了小屋的寂静,也让人感到心酸。 |
老妇出门看,欲说先自惊。 | 老妇走出家门,想说话却先自己害怕。 |
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 百姓生活困苦,官府逼迫导致民不聊生。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官吏的呼喊多么愤怒!妇人的哭声多么凄苦! |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听到妇人上前诉说:三个儿子在邺城守卫。 |
一男附书至,二男死于役。 | 一个儿子捎来信,另外两个儿子战死。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活着的只能苟且偷生,死去的永远无法回来! |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 屋里再没有别人,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孩子的母亲还没离去,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裙子都没有。 |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老妇虽然体力衰弱,但请求随官吏连夜回去。 |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要赶快去河阳服役,还能准备早饭。 |
三、简要分析
《新安吏》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老妇与官吏的对话,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影响。杜甫以冷静的笔调记录现实,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全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
四、结语
《新安吏》作为杜甫“三吏”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真实而深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民的苦难与无奈。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镜子,值得后人反复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