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艾(原名张光年)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雄浑激昂的语言,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颂。它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也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一、作者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张光年(笔名:光未艾) |
出生年份 | 1913年 |
出生地 |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 |
职业 | 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 |
主要成就 | 参与《黄河大合唱》创作,代表作有《黄河颂》《五月的鲜花》等 |
文学风格 | 情感真挚、语言雄浑、富有革命激情 |
光未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早年投身革命,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并在延安时期与冼星海等人合作,共同创作了《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正是其中的第三乐章,后被单独成篇,成为一首广为传诵的诗歌。
二、写作背景
项目 | 内容 |
创作时间 | 1939年 |
创作地点 | 延安 |
历史背景 |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之际 |
创作动机 | 表达对黄河的赞美,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争精神 |
文化背景 |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倡导用白话文表达民族情感 |
诗歌意义 | 成为抗战时期鼓舞人心的文学作品,象征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 |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人民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斗争。光未艾与音乐家冼星海等人在延安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旨在通过艺术形式唤起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战斗意志。《黄河颂》作为其中的代表作,通过对黄河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爱,也寄托了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三、总结
《黄河颂》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观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作品。它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凝聚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更能体会到那个时代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光未艾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有力的语言,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黄河颂》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