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上一句是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古代儒家经典中的一句重要论述,表达了对人性本善的深刻理解。这句话常被引用,用于探讨道德、良知与人性的关系。
一、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上一句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只是贤德的人才具备这种不忍心、怜悯之心,所有人都天生具有这种仁爱的情感。
这句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原文如下: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当人们看到一个小孩即将掉进井里时,都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同情和怜悯,这种情感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也不是为了博取名声,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反应。
因此,“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进一步解释,强调这种善良的本性不仅存在于贤者身上,也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之中。
二、表格展示
问题 | 答案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上一句是什么?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原文出处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作者 |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 |
核心思想 | 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仁爱之心 |
举例说明 | 看到小孩落井时的本能反应 |
三、结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是对人性的肯定,也是对道德教育的一种启发。它提醒我们,善良并非少数人的特质,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仁爱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