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羹冷炙是什么意思】“残羹冷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食物已经吃剩或变冷,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不体面的、微不足道的东西。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表示对他人给予的轻微帮助或剩余之物的不屑。
一、
“残羹冷炙”字面意思是“剩下的饭菜和冷却的食物”,引申为别人用剩下来的、不新鲜的东西来施舍他人。在古代,这种说法常用于讽刺那些只给他人一些微不足道的恩惠,甚至带有轻视意味的行为。
该成语出自《旧唐书·李绅传》,原意是说李绅在贫困时曾受人施舍,后来他发迹后,却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表现出轻蔑的态度。因此,“残羹冷炙”也带有一定的道德批判意味。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残羹冷炙 |
拼音 | cán gēng lěng zhì |
含义 | 剩下的饭菜,比喻别人施舍的微不足道的东西 |
出处 | 《旧唐书·李绅传》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表示对他人给予的轻视或不屑 |
近义词 | 残汤剩饭、微不足道、杯水车薪 |
反义词 | 精美佳肴、慷慨相助、丰盛款待 |
造句示例 | 他不愿接受这种残羹冷炙式的帮助,宁愿自己努力奋斗。 |
三、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人物对施舍行为的反感或自尊心强的表现。
- 日常交流:可用于表达对某种轻视性帮助的不满。
- 教育场合:用于讲解成语含义及背后的文化背景。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残羹冷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值得我们在学习和使用中细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