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午古诗原文及翻译】《和端午》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全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翻译以及。
一、原文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山火,鼓声雷破空。
龙舟争急水,人语杂江风。
香蒲浮酒盏,艾叶挂帘栊。
莫问楚魂归,年年泪染红。
二、翻译
竞渡深山火,鼓声雷破空。
在深山中举行龙舟竞渡,鼓声如雷般响彻天空。
龙舟争急水,人语杂江风。
龙舟在急流中奋力前行,人们的欢笑声与江风交织在一起。
香蒲浮酒盏,艾叶挂帘栊。
香蒲漂浮在酒杯中,艾叶挂在门帘上。
莫问楚魂归,年年泪染红。
不要问屈原的灵魂是否归来,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因怀念而泪染红衣。
三、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龙舟竞渡、饮雄黄酒、挂艾叶等传统习俗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结尾“莫问楚魂归,年年泪染红”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四、表格对比
诗句 | 原文 | 翻译 | 意象分析 |
竞渡深山火,鼓声雷破空 | 竞渡深山火,鼓声雷破空 | 在深山中举行龙舟竞渡,鼓声如雷般响彻天空 | 描绘热闹的竞渡场景,突出节日气氛 |
龙舟争急水,人语杂江风 | 龙舟争急水,人语杂江风 | 龙舟在急流中奋力前行,人们的欢笑声与江风交织在一起 | 表现人们参与竞渡的热情与欢乐 |
香蒲浮酒盏,艾叶挂帘栊 | 香蒲浮酒盏,艾叶挂帘栊 | 香蒲漂浮在酒杯中,艾叶挂在门帘上 | 展示端午节的饮食与装饰习俗 |
莫问楚魂归,年年泪染红 | 莫问楚魂归,年年泪染红 | 不要问屈原的灵魂是否归来,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因怀念而泪染红衣 | 抒发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
五、结语
《和端午》不仅是一首描写端午风俗的诗作,更蕴含着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对历史的思考。它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节日的喜庆与内心的沉思,是了解古代端午文化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