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古诗注解】《襄邑道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一、诗歌原文
> 襄邑道中
> 飞花两岸照船红,
> 百里榆堤半日风。
> 犹有未归人客梦,
> 一帆春水过江东。
二、诗歌赏析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襄邑(今河南睢县)途中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两岸盛开的桃花映红了船身,沿途榆树成荫,乘船顺风而行,半天便过了百里之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天江水的赞美。
三、字词注解表
词语 | 注解 |
襄邑 | 地名,今河南省睢县,古代地名。 |
飞花 | 指飘落的花瓣,形容春日景象。 |
两岸 | 河流的两边。 |
照船红 | 桃花映红了船身,形容景色美丽。 |
榆堤 | 榆树成行的堤岸,指沿河的风景。 |
半日风 | 乘船顺风而行,半天就走完了百里路程。 |
未归人 | 尚未回家的人,可能指游子或旅人。 |
客梦 | 游子的梦,表达思乡之情。 |
一帆 | 一艘船,象征远行。 |
春水 | 春天的江水,寓意生机与希望。 |
过江东 | 从长江东边经过,泛指远行或归乡。 |
四、整体理解
《襄邑道中》通过描写春日河岸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游子的牵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感悟的细腻笔触。
五、结语
《襄邑道中》虽篇幅不长,但意蕴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寄托。通过对这首诗的注解与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