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原文和翻译】一、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词,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孤独、清冷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他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操。该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苏轼词作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文将提供该词的原文,并对其进行逐句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情感表达。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夜深人静时更漏声已停。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被惊醒后回头一看,心中有怨恨却无人能理解。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挑遍了寒冷的枝头也不肯停留,独自栖息在冷清的沙洲上。 |
三、创作背景与赏析(简要)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此期间寄居于定慧院,生活清苦,心境孤寂。这首词正是他在这种环境下写下的,借“孤鸿”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仍保持高洁品格、不愿随俗而沉沦的思想感情。
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尤为经典,象征着作者宁可独处清冷,也不愿屈身于世俗污浊之中,体现了他坚定的个性与独立精神。
四、结语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词,更是苏轼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远的意境,传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独特思考。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这首词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如需进一步探讨苏轼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